今天一位同学下午听了周源源教授的一个讲座,在朋友圈发了周源源教授的一些感悟,我看了感觉很受教。

其中提到用 50% 时间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,如果可以换来 50% 的时间可以做感兴趣的事,这个代价已经很值得了。这个道理我以前不明白,也经常抱怨实验室做的东西不喜欢。最近一两年多感觉到生活中还是有很多出彩之处的,也经常在朋友圈分享自己经历的好玩的事情。看到周源源教授的这番话,会更坚定一些了吧。

想了一下,自己以前包括现在仅仅是不喜欢实验室不自由的氛围(尤其是周日下午开组会),并非不喜欢自己做的东西。前面几年接触了很多建模语言,有严格形式化语义的以及那些只有解释语义的,觉得很有趣。虽然说实验室不自由,可是节奏并不快,自己平日时间还比较充足(也许是我本人确实没有一心学术或者半心也难算得上),能够看看自己喜欢的各种信技术,跟着山野训练和去山里游荡,跟着小伙伴去健身房玩(腹肌等着我),看自己喜欢的书,写写这种胡乱的感想。

前段时间在日记中提到自己突然有了面向未来的勇气,那种站在船头面对惊涛骇浪不动于色的坚定。(从未坐过船,我就是这么能想象。)而最近做事却依然拖沓,不过能够开始有计划地写自己以前想写的项目了。我自己看得比较轻松,人生要七八十年呢(响应国家推延退休年龄),多花些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也是不错的。当然了我觉得自己选择的未来的路并不容易,且不论周围人的声音,人自己脑子里就有好多小人嚷嚷着要认怂是吧。不过只有接受自己软弱的一面才能更好地做出决策,在自己精神和身体痛苦的时候更要照顾自己的感受。

另外就是每次看到大牛的时候,就会反思一下自己是否不够努力。我觉得这是人对 *我是谁 *这个终极问题的一种自然反应,通过他人的形象来对自身进行确认的一种信号反馈。如果认同这种心理机制,就能更好地按照自己的节奏来前进了,毕竟一个稳定的内心对外界这种频发(毕竟猛人到处是)冲击响应不能太大。

写东西的时候总是假象有个读者,其实也不过是我脑子中的一部分神经回路的幻想,想想也是好玩。